中新網報導,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昨天召開新聞發布會,宣布廣西將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加快建設具有區域特色的創新體系,打造面向東協的區域性創新中心。
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唐咸來表示,廣西將在傳統優勢產業、先進製造業、新一代資訊技術、互聯網經濟、高性能新材料、生態環保、優勢特色農業、海洋資源開發利用、大健康產業等領域,打造九張在全大陸具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創新名片。
唐咸來指出,當前廣西正著力在體制改革、企業創新、平台建設、人才激勵、經費投入等五方面實現重點突破,破解體制機制障礙,推動創新資源企業集聚;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帶動全面創新,通過長期努力,邁入中國中西部創新型省區前列。
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副廳長黃緒全表示,廣西已優化自治區本級財政科技計畫和資金管理,提高資金使用效益,科技計畫專案申報由一年一次、改為一年四次,並逐步過渡到常態制,讓好專案隨時都能申報科技計畫資金支持。
與此同時,廣西在保持現有科技投入經費穩定增長基礎上,設立創新驅動發展專項資金,2017年至2020年規模為50億元人民幣;此外,廣西還透過市場化方式,與國內外優秀投資機構合作、拓寬科技信貸管道、培育科技企業上市等多重方式,做大注滿科技創新的資金池。
在人才聚集方面,廣西將重點引進一批創新型尖端人才、重點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人才、勇於創新的企業家和高級經營管理人才,為其提供有比較優勢的專項扶持政策,解決高層次人才的後顧之憂。
唐咸來指出,廣西在積極落實「一帶一路」建設科技創新合作專項規畫過程裡,將重點加強與東協、南亞等科技創新合作,強化中國—東協技術轉移中心的創業孵化功能,並將廣西打造成中國與東協創新要素雙向流動的重要樞紐。
唐咸來表示,廣西將繼續與東協國家共建一批創新合作平台和專案,打造面向東協的區域性創新中心;利用中國—東協信息港、中國—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區、中國—東協現代農業科技園等載體,建設面向東協富有活力的高端產業創新創業基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