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017-04-25 聯合報 大陸新聞中心/綜合報導

上海實體書店回暖,短短一周內,已有五、六家特色實體書店開業,預計今年將有20家實體書店在上海上演絕地大反攻。

新華社報導,在上海青浦的水鄉古鎮-朱家角,近日冒出一家文藝氣質的小書店,名喚「角里」。書店面積精巧,安靜棲居於水鄉的一個角落,這小小書店只售賣一種圖書,定期更換種類。

愛書人都知道,角里書店「只賣一本書」的模式,效仿的是日本東京只有50平方米的著名書店森崗。只賣一本書的實體書店也能生存,有賴於商業機構助力,朱家角新開發的商業地產對書店給予優惠租金,它正需要像「角里」這樣能吸引遊客留下來的文化空間。

上海實體書店新品牌-大隱書局卻是大隱隱於市,都選址於上海最繁華地段。大隱書局創始人劉軍這兩天忙得連坐下的時間也沒有,4月21日和23日,大隱在巴黎春天商場和黃浦區文化中心一口氣連開兩家分號,盛況空前。

實體書店在上海的復甦,無論從特色、定位都有獨到之處。雖然特色各異,卻也有共性,就是從「單純賣書」轉向「文化體驗」和「知識分享」,吸引人流積聚人氣。書店背後的商業理念,已轉換為網路時代的體驗經濟與分享經濟。

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說,「如果說前兩年實體書店回暖尚是一種信號,今年這種趨勢已經十分明顯。」與傳統書店相比較,新開放的實體書店更具互聯網經濟特徵,都是功能複合的文化空間,有豐富明確的閱讀活動計畫,讓城市更具文化氣質和活力。

上海這輪實體書店復興,背後有政府支持、有商業地產助力,還有大量資本進軍文化產業的需求。上海是大陸率先對實體書店實施扶持政策的城市,早在2012年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就頒布政策,通過資助、補貼、貸款貼息、獎勵等方式扶持有影響力的實體書店發展,至2016年已投入專項資金逾人民幣6000萬元。

在政府協助之外,商業資本和風險資本對實體書店也日益看好。大隱書局正在籌畫開設新的門市,因地制宜將書店與當下大熱的民宿結合,創造出新的業態。劉軍認為,只要得其真味、做到極致、持之以恆,文化一定是個好生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海運快遞/@威利 的頭像
    海運快遞/@威利

    海運快遞-化妝品/奶粉/茶葉/食品/個人行李-專送-威利國際實業有限公司

    海運快遞/@威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