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旺報【記者韓化宇╱台北報導】
台灣GDP(國內生產毛額)成長率今年恐跌破2%,景氣病懨懨,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巫和懋昨日表示,在此背景下,兩岸上周簽訂《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》(MOU)是一劑強心針。他有信心台灣在離岸人民幣市場競逐中勝過香港,同時也建議台灣了解大陸發展離岸人民幣政市場的政策脈絡,才能抓住商機。
巫和懋是台灣學者登陸最成功的代表之一,他昨日應金融總會邀請在「人民幣的國際化相關議題」演講會中發表演說。
兩岸貨幣清算MOU甫簽署,人民幣業務開放在即,面對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機遇,巫和懋表示,香港發展人民幣業務經驗,很適合台灣借鏡。
他舉例,2010年5月,人民幣升值預期強勁,令香港人民幣存款規模快速累積。但2011年底,人民幣升值預期減弱,加上離岸人民幣收益原本就不高,香港人民幣存款成長陷入停滯,台灣應有所警惕。
巫和懋指出,台灣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,要先了解大陸政策脈絡,「要騎老虎,一定要知道老虎從哪下山。」
他說,中國人民銀行(大陸央行)行長周小川曾提出著名的「池子論」,意即打造一個資金池,把外來的熱錢引導到其中。人民幣國際化的目的,就是希望透過離岸人民幣市場,把流進大陸熱錢鎖在境外,形成「體外循環」。因此周小川說,金融監管對內嚴格,對外要寬鬆。
巫和懋提醒,人民幣國際化對一國還是有負面影響,要持謹慎樂觀態度。參加會議的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鄭貞茂表示,兩岸研擬簽定貨幣互換協議(SWAP)就是為了防止人民幣流動性出問題時,央行有足夠的人民幣資源以穩定金融市場。
全站熱搜